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山 > 南极洲 > > 你对南极了解多少?

你对南极了解多少?

http://www.kmguol.com    2015-10-30 01:22     昆明国旅     字体:

相关概念

南极

中文字面上,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地理学上的南极为南地极和南磁极。而实际上又有南极洲、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多种涵义。

组成

南极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极区域,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6.5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据科学家推算,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它的中心位于难接近点,从任何海边到难接近点的距离都很远。

地质

南极大陆由东南极地盾、横贯南极山脉造山带和西南极造山带三个构造单元组成。
1. 东南极地盾
主要出露太古宙和元古宙的结晶岩系,东部查尔斯王子山发育有限的显生宙地层。东南极地盾的太古宙纳皮尔杂岩为麻粒岩相紫苏花岗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和辉石斜长片麻岩系,铅全岩等时线年龄39.5亿年。向东恩德比地的元古宙雷内尔杂岩是一套正片麻岩系,年龄15亿~10亿年。在查尔斯王子山南坡和沙克尔顿山,元古宇以绿片岩和片状碳酸盐岩为主,同位素年龄约10亿年。
2. 横贯南极山脉造山带
早古生代罗斯运动后生成,泥盆纪到侏罗纪盖层近水平地不整合在不同时代褶皱基底之上。其中石炭纪到二叠纪初为冰成沉积,多为陆相。横贯南极山脉及其西北彭萨科拉山的元古宇是厚达万米的绿片岩、板岩和硬砂岩系,夹多层火山岩。
3. 西南极造山带
是南美安第斯带的向南延伸。

东南极洲

东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东南极洲有南极大陆最大的活火山,即位于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个喷火口。

西南极洲

西南极洲面积只有东南极洲面积的一半,是个群岛,其中有些小岛位于海平面以下。但所有的岛屿都被大陆冰盖所覆盖。较古老的部分(包括有玛丽.伯德地南部、埃尔斯沃思地、罗斯冰架和毛德皇后地)有一由花冈岩和沉积岩组成的山系。该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极半岛的中部。西南极洲的北部,即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纪地质时期的火山运动所造成的。南极洲的最高处—— 文森山地(5140米)位于西南极洲。

南极大陆

南极大陆98%的地域被一个直径为4500公里永久冰盖所覆盖,其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处达4750米。南极夏季冰架面积达265万平方公里,冬季可扩展到南纬55度,达1880万平方公里。总贮冰量为293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冰总量的90%。如其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60米。南极冰盖将1/3的南极大陆压沉到海平面之下,有的地方甚至被压至1000米以下。南极冰盖自中心向外扩展,在山谷状地形条件下,冰的运动呈流动状,于是形成冰川,冰川运动速度从100米至1000米不等。每年因断裂而被排入海洋巨型冰块则形成冰山。沿海触地冰山可存在多年,未触地冰山受潮汐与海流作用漂移北上而逐渐融化。南极素有“寒极”之称,南极低温的根本原因在于南极冰盖将80%的太阳辐射反射掉了,致使南极热量入不敷出,成为永久性冰封雪覆的大陆。[1]

自然环境

地势

南极山脉

地球上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大陆。地球上其他几个大陆的平均海拔高程为: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欧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还不甚清楚,估计也不过几百米。然而,南极大陆,就其自然表面来说,其平均海拔高程为2350米,比其他几个大陆中最高的亚洲还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剥离,它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气温

南极仅有冬、夏两季之分。每年4月~10月为冬季,11月至次年3月为夏季。南极沿海地区夏季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内陆地区为-15℃~-35℃;冬季沿海地区月平均气温在-15℃~-30℃,内陆地区为-40℃~-70℃。前苏联的“东方”站记录到的南极最低气温为-88.3℃。南极气温随纬度与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降雨量

南极年平均降雨量为120毫米~150毫米,沿海地区为900毫米,内陆地区仅为50毫米。有些地区仅为20毫米~30毫米。 

风极

在太平洋上热带风暴(台风)可以达到12级,但是在南极,12级以上的暴风却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在法国南极观测站迪尔维尔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12级台风风速的3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因此,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

生物

南极上的企鹅

南极在3000万年前是个气候温和、草木丰茂的大陆,但到了2800万年前南极冰盖逐渐形成,绝大多数的动植物便相继灭绝。南极大陆上如今已不存在高等动物和开花植物。现仅存340余种植物,其中包括200种地衣、85种苔藓、28种伞状菌和25种龙牙草。南极沿海有2种显花植物和近千种海藻。南极大陆上仅有一些微生物和少数无脊椎动物生存于植物丛、地衣和泥沼中。目前在南极发现的无脊椎动物有387种。

企鹅是南极大陆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被视为南极的象征。南极共有21种企鹅,分布在广泛的区域内,但其主要群落大都生活在南纬45度~55度地区。在南极高纬度地区常见有阿德雷企鹅、帝企鹅、项带企鹅。在气候较温和的南极大陆周围的岛屿上常见的有王企鹅、跳岩企鹅和马卡罗内企鹅等。

在南极沿海及其附近的海冰,以及亚南极岛屿上至少生活着六种海豹。海豹相当长的时间里都生活在海水中,其游泳速度很快,且能潜水。因为海豹需要呼吸空气,因而不能在水下呆得太久,大多数种类的海豹生活在水面附近,以鳞虾、鱼、乌贼为食。 

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虾的蕴藏量就有10亿吨至50亿吨。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每年捕获l亿吨至1.5亿吨,也不会影响南大洋的生态平衡。

南极地区的蓝鲸,身长37.8米,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动物。20世纪50年代,一些国家的船队到南极附近海域大量捕杀蓝鲸,使蓝鲸的数量大为减少。 

南极洲的许多岛上还生活着另一些鸟,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贼鸥和燕鸥。

矿产资源

南极洲地域广阔,与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相似的其他大陆比较,可能潜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的地质调查仅限于无冰区和南极大陆沿岸,着重研究南极地质构造和地层的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填图。根据各国的地质调查资料估计,南极洲可能有矿床在900处以上,其中在无冰区有20多处。已发现的矿床、矿点100多处。除铁和煤之外,还有铜、钼以及少量的金、银、铬、镍和钻。
铁矿是南极大陆所发现的储量最大的矿产,主要位于东南极洲。1966年,苏联地质学家在麦克·罗伯逊地查尔斯王子山脉南部的鲁克尔山北部发现了厚度约70米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称为条带状磁铁矿层或碧玉岩。矿石平均含铁品位为32.1%,最富可达58%,其中三价铁含量高于二价铁。

探索

探索阶段

这是开上南极洲的第一辆车,1907年,沙克利顿希望能用它在罗斯冰架上开路,但是柔软的雪使它几乎处于瘫痪的状态。

古希腊学者依据其几何学对称理论认为地球上存在一个与北方大陆相对称的未知的南方大陆。

从18世纪起,探险家们纷纷扬帆南下去探寻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可分为以下阶段:

1、从1772年库克船长扬帆南下到19世纪末先后有很多探险家驾帆船去寻找南方大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帆船时代”。

2、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类先后征服了南磁极和南极点,涌现出了像沙克尔顿、阿蒙森、斯科特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探险家,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英雄时代”。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中期,人类在南极探险中逐渐用机械设备代替了狗拉雪橇,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机械化时代”。

4、从1957年~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起到现在,各国在南极纷纷建立科学考察站,每年都有大量的科学家赴南极开展考察,人类对南极的认识不断深化,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科学考察时代”。  

大事记

一只海豹在韩国科考队员附近晒太阳

 

1772年~1775年,英国詹姆斯·库克船长历时3年8个月航行97000公里,环南极航行一周,几次进入南极圈,但他最终没有发现陆地,他认为不存在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即使存在也是在南纬60度以南,人类很难在那里受益。

1819年,俄国沙皇派别林司高晋船长率“东方”号与“和平”号两船去寻找南方大陆。别林斯高晋历时两年零21天分别在南纬69度53分、西经82度19分,南纬68度43分、西经73度10分发现了两个岛屿。

1823年2月,英国的詹姆斯·威德尔南下到了南纬74度15分,创造了当时南下的最高纬度记录。

1837年9月至1940年11月,法国的迪蒙·迪尔维尔受命南下,他原想超过威德尔的南下高纬度记录,没有成功。但他于1840年1月19日发现了陆地,并以他夫人的名字命名为阿德雷地,命名其周围的水域为迪尔维尔海。后人还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企鹅,即阿德雷企鹅。

1841年,英国的詹姆斯·罗斯试图抵达南磁极,但他为重重冰障所阻没有成功,后人把他驶入的海湾称之为罗斯湾。

1908年,英国的埃尔涅斯特·沙克尔顿成功地挺进南纬88度23分,离南极点仅差180公里,但因食品耗尽不得不折返。

1909年,道格拉斯·莫森等人首次到达当时的南纬72度24分、东经155度18分的南磁极。

中国科考队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

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的1月17日,挪威的卢阿尔·阿蒙森和英国的罗伯特·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历尽千难万险分别到达南极点,书写了人类南极探险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但不幸的是斯科特一行因食品耗尽,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全部遇难。为纪念亚孟森和斯科特,亚孟森·斯科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于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建立,并永久性地为研究和职员提供帮助。

科学考察站

到2008年为止,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

其中,常年科学考察站有50多个,夏季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大约有100多个,经常使用的有70~80个左右。

 国家考察站名称 国家考察站名称 

 澳大利亚 凯西站 戴维斯站 莫森站阿根廷奥尔卡达斯站 贝尔格拉诺II站 布朗海军上将站 马兰比奥海军准将站 圣马丁站 埃斯佩兰萨基地

 法国 迪蒙迪维尔站 康宏站智利贝尔纳多奥伊金斯将军站 弗雷总统站 冈萨雷斯魏地拉站

 南非 萨纳站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 俄罗斯站 沃斯托克站 进度站 列宁格勒站

 韩国 世宗王站德国格冯诺伊迈尔站 格奥尔格冯诺伊迈尔站

 新西兰 斯科特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 帕默站 塞普尔站 麦克默多站

 英国 罗瑟拉站 锡格兰尼岛站 哈雷站日本富士圆顶(基地站) 昭和基地 瑞穗基地 飞鸟基地

 中国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交通

南极大陆是最难接近的大陆。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们之间是970千米宽的德雷克海峡。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不仅相距遥远,而且周围还为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环绕,冬天时浮冰的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极的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中还漂浮著数以万计的巨大的冰山,为海上航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

主权与管理

主权属于全人类

南极洲各国科学考察站一览表

 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各国探险家相继发现了南极大陆的不同区域,英国、新西兰、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等9个国家的政府先后对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正式提出主权要求,使这块冰封万年的平静大地笼罩上国际纠纷的阴影。
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国际南极条约》,冻结了以上9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可以说,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

国际条约

《南极条约》有40个成员国,其中26国为协商国,14国为非协商国。中国于1985年5月9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年10月被接纳为协商国。《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为:禁止在条约区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对南极任何形式的领土要求;鼓励在南极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各协商国都有权到其他协商国的南极考察站上视察;协商国决策重大事务的实施主要靠每年一次的南极条约的例会和各协商国对南极的自由视察权。

继《南极条约》之后,协商国又于1964、1972、1980年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和《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1988年6月通过了《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1991年10月在马德里通过了《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南极条约》和上述公约以及历次协商国通过140余项建议措施,统称为南极条约体系。1991年在马德里通过的《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中第25条规定,自议定书生效之日起50年内禁止在南极进行矿物资源活动,从而确保了南极大陆未来50年的和平与安宁,为全面保护南极、科学地认识南极奠定了基石。

无狗禁令

“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出于保护南极环境考虑,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南极禁狗令:“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南极区域所有的狗都要在1994年4月前离开。”所有的犬只于1994年初就全部撤离南极地区。在南极发展研究探勘史上,用于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著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只剩下当人类宠物的功能。到2011年为止,世界所有的相关国家都遵守禁令,做到南极无狗的要求。[2]

南极之最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低温度-89.2℃度就是在那里观测到的。

南极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阵风可达40~50米/秒,最大风速达到100米/秒,被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为“风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形成干燥的“白色的沙漠”。

南极大陆是冰雪量最多的大陆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上的大冰盖及其岛屿上的冰雪量约为24×106立方千米,大于全世界冰雪总量的95%

气候问题

臭氧层空洞

图:南极洲的“生态之旅”,不仅危害到那里的生态环境,而且将加剧全球变暖,造成极地冰块融化。

臭氧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失去臭氧层的保护使人类和生物直接受到太阳的辐射会导致皮肤癌等疾病。1985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臭氧层空洞。南极臭氧空洞多发生在距地表10公里~35公里高的气层中,而在出现臭氧空洞前臭氧多集中在距地表17公里处。臭氧空洞多发生在8月~9月,而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积多出现在10月份,距地表高度在13公里~22公里的气层中。自1987年以来对臭氧空洞及其总量变化的观测的结果表明,臭氧空洞面积呈扩大的趋势。1994年观测到的臭氧空洞面积最大,达2400万平方公里;1995年和1996年观测到的空洞面积都在22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冰川消融

2004年,卫星观测显示派恩艾兰冰川开始变薄,而且朝阿蒙森海的移动速度比过去30年间快25%。南极西部大冰原最大的一个冰川也已经过了崩塌临界点。如果这一冰川完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24厘米,引发一场灾难。南极主要由冰原构成,它含有1150万立方公里的冰,占了地球上冰川冰的84%。南极冰原消融,不仅可能使海平面上升,还会改变海洋循环和气候模式,带来干旱和严重的风暴,导致热带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旅游活动破坏生态

2009年12月26日,荷兰研究人员米丘尔·拉默斯(Machiel Lamers)在荷兰科学研发组织(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的委托下,对南极地区不断增长的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南极洲日渐盛行的“生态之旅”加剧了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反过来促使南极冰块融化,南极洲的“生态之旅”无疑成为了极地冰块融化的罪魁祸首之一。[3]

标签:

 南极洲海拔南极洲海拔多少南极洲海拔高度

(更多云南旅游新闻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admin)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云南国旅旅游网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44838059即时清除!
------分隔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你对南极了解多少?http://www.kmguol.com/mingshan/nanjizhou/37774.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特惠线路,在这里!

旅游攻略

点击这里【预订3折机票】好便宜啊!

最新资讯

站内导航

旅游相关:文森峰埃尔沃斯山脉

行程天数:云南一日游云南二日游云南三日游云南四日游云南五日游云南六日游云南七日游云南八日游云南九日游云南十日游云南全线游

云南问答: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行社西双版纳泸沽湖文山玉溪楚雄罗平瑞丽腾冲普洱

旅游攻略:昆明旅游攻略香格里拉旅游攻略丽江旅游攻略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大理旅游攻略泸沽湖旅游攻略罗平旅游攻略元阳旅游攻略腾冲瑞丽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丽江旅游石林旅游九乡旅游大理丽江旅游泸沽湖旅游玉龙雪山旅游西双版纳旅游香格里拉旅游普达措旅游梅里雪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腾冲瑞丽旅游香巴拉旅游普者黑旅游昆明大理丽江旅游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大理丽江泸沽湖

关于我们补充协议昆明国际旅行社客服电话预订方式监督投诉合同样本人才招聘旅游资质
签订合同预订咨询联系我们